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成功举办14级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系列培训 |
![]() |
![]() |
![]() |
作者:网站总编 |
2014-12-02 03:32 |
11月11日开始,我院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在主教104开展了2014级新生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骨干系列培训,本系列培训分为两部分,心理知识讲座和团体心理辅导实务操练。截至今日知识讲座部分已圆满完成,共有来自校内外的5位主讲分6次为同学们做了不同内容的心理专题讲座。
本次系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班级心理委员的定位与使命;二是朋辈心理辅导技术;三是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含新生适应与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爱情观、大学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四是团体心理辅导实务的见习与培训。11日中午12:50学生处徐长忠处长进行了第一次讲座,题为:心理委员的使命,他谈到心理委员作为班干部,即是老师的帮手,也是班上同学心灵的助手,心理委员的工作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构成,徐处长还明确了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工作重点,提出了做好心理委员应该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他指出,班级心理委员要富有爱心与责任心。要关爱同学、服务班级、奉献社会。要胆大心细,严格遵守保密原则,认真落实学院安排部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12日和13日下午五点,学生处副处长李继光利用两次讲座向心理骨干们普及了大学生心理卫生常识,澄清了对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认识误区,打消了同学们的对心理工作的顾虑,并系统讲解了心理委员在班级同学间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一些技巧;19日下午我院兼职心理辅导老师张瑜为同学们讲解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征及诊断;21日下午来自石家庄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张炜主任为同学们讲解了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和情绪安全。 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基层实践者,心理委员和心理社团骨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预防工作的同伴力量,在班级中兼具心理健康的宣传和榜样示范作用,学院积极关注这些同学的个人成长,培养他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奉献意识,激发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发挥他们信息交流互换的桥梁作用,下一步还将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学院“新生心理访谈计划”。 |
最后更新于: 2014-12-09 02:03 |